--首批河南省“五育”并举实验学校2023年度建设报告
洛阳市实验小学
2024年4月
洛阳市实验小学深入实施“五育”并举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坚持德育为先、智育为重、体育为基、美育为要、劳动为本,不断形成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育人模式,以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。
2022年12月,洛阳市实验小学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河南省“五育”并举实验学校。2023年,洛阳市实验小学继续深化“五育”并举,提升学校发展内涵,打造学校特色发展品牌,以课程改革推动学生全面发展。
一、坚持德育为先,让学生的品格“高”起来。
德育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,其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,是学生文化课程学习的基础所在。
(一)以德育活动为抓手,助力学生成长。
规范升旗仪式,提前制定国旗下演讲周主题,师生提前认真准备,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故事的方式,让学生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受到教育。
学生教育和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,我们坚持活动育人、实践育人,有计划、有目的地进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,让道德教育深入孩子内心。
(二)以养成教育为核心,抓好常规工作。
加强行为习惯教育,让文明成为孩子们的名片。在班级卫生管理上,提出保持大于打扫,通过不定时、不定次的检查,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;注重课间游戏的提醒、文明礼貌教育,以班级教育、自我教育为主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间行为习惯。有序、安全、顺畅的进出校队伍成了校门前的一道靓丽的文明景观;轻便书包,不仅让“双减”落地,从孩子们的肩膀开始,更督促孩子们学会物品整理和收纳;坚持锻炼,“文明其精神,野蛮其体魄”;慢步轻声,文明有序,让良好习惯的种子在校园散播。
二、提升智育教育质量,让学生的脑袋“富”起来。
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。洛阳市实验小学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任务,注重课堂教学质量,推动教学方式变革,打造一支积极向上、不断进取的教师团队,提高育人质量,真正让他们的脑袋“富”起来。
(一)研课标,重实践,打造高质量课堂。
洛阳市实验小学组织教师精思细研新课标,以新课标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;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,带动教师不断超越;开展青年教师过关课,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素养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,聚焦常态化教学,认真备课,精准教学,巩固复习,打造高效课堂,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。
(二)抓细节,重积累,提升学习的深度。
在进行课堂研究、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,洛阳市实验小学以晨读为抓手,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,拓展学生学习的宽度和深度。语文、数学、英语老师通力协作,规划学科晨读内容,师生共读,小干部领读,让晨读成为一种校园文化。
引导学生与书为友,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,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,引领学生与书相伴,培植学生的读书兴趣,积极营造“好读书,读好书,读书好”的书香校园阅读氛围,最终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。
注重学科活动的开展,真正让学生活起来,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,开发学生智力,提高学生能力。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习惯的指导,养成及时预习、认真听课、及时复习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,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,增强学习效果,营造公平、公正、和谐的学习氛围。
三、加强体育锻炼、让学生的身体“动”起来。
洛阳市实验小学将持续强化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,坚持全员锻炼、健康第一的理念,让学生走出教室,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,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强健体格、锤炼意志,让“身心之美”扎根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。
(一)全员锻炼、阳光运动。
洛阳市实验小学依据季节变化和学校实际,探索更适宜孩子健康的课间体育活动。秉承“全员锻炼、阳光运动”的理念,春夏季安排亮眼操、广播体操、手语操等,秋冬季安排亮眼操、跑步、路队行进等,多样的运动项目让孩子们舒展筋骨、身心火热。
(二)精细规划,全员参与。
为使体育活动做到高效、有序,洛阳市实验小学克服“场地小,人数多”的困难,精细规划各班跑操位置,合理设计大课间流程和规范。既坚持全员参与,又提前排查特异体质学生和身体不适学生,做到因人而异,确保锻炼期间的安全。不断优化,不断提升。让孩子走出教室,让身体得到锻炼,让心灵得到放松。
(三)丰富课程,增强体质。
按照课程方案的规定开足体育课时,一二三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,四五六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。每学年定期开展春季运动会、“校长杯”班级足球联赛、篮球联赛、体育达标运动会等体育赛事,打造活力校园体育文化,营造校园体育氛围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,足球、乒乓球、篮球、健美操等项目丰富了学生课余体育生活。
四、注重美育熏陶,让学生的眼睛“亮”起来。
以美育德、以美育心、以美育人,学校以美术、音乐课程为依托,结合美育社团,积极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、成效显著的美育工作,充分发展学生感知美、鉴赏美、追求美、创造美和展示美的艺术素养。
(一)开展经典诵读,在诗词经典中感受美。
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,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气息,洛阳市实验小学学生开展晨诵课程,与黎明共舞。晨光熹微,万物初醒,实小的孩子们早早来到教室,元气满满地拿出诵读卡片,响亮的读书声充满教室,响彻校园。
同时,学校在3月份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。孩子们在诵读中品味经典之美,点燃智慧之光,传承中华文明,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童稚的声音在校园里飞扬,悠悠诗韵,淡淡墨香。一首首经典诗歌,一篇篇古典美文,形式多样,精彩纷呈。通过诵读经典美文,我们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,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诵读中感受美,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。
(二)丰富课程体验,在美育活动中展示美。
洛阳市实验小学注重美育课程的开发,以活动为载体,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示美、体验美。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,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,软笔书法、硬笔书法及绘画课程,让经典之美丰富孩子身心;合唱社团,让悠扬童声传递美好。
洛阳市实验小学每学期开展主题绘画和书法比赛,“六一”绘画展、“迎新年”艺术展、结合节日组织学生进行贺卡、板报、手抄报、贴画等制作比赛,丰富了学生的艺术创作体验,更让孩子们有了展示的机会。
12月,学校组织“童心向党 ‘艺’起绽放”主题艺术展演,铿锵有力的合唱,优美动听的歌声,柔美优雅的舞蹈,向美而行,展现新时代少先队员的风采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时代旋律,厚植家国情怀。
五、培养劳动素养,让学生的双手“勤”起来。
进一步推进“以劳树德”,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,学校因地制宜、就地取材开展劳动教育,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,从小养成热爱劳动、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的好习惯。
(一)劳动大赛,以赛促劳。
以劳树德,以劳强体,以劳育美,以劳创新,将劳动之美体现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。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,2023年4月,洛阳市实验小学一到六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,开展劳动技能大赛。一年级举行“小书包,慧整理”比赛;二年级“穿校服,系红领巾”比赛;三年级“小小设计师 劳动创造美”,让废旧物重新焕发生机;四年级“水果拼盘” 创意大赛;五年级“妙手生花”劳动技能大赛;六年级“小小摄影师,留住身边的美”摄影大赛……通过劳动技能大赛,加深孩子们对“劳动”的认识和理解,促进孩子们热爱劳动、弘扬劳动精神。
(二)生活自理,主动家务。
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,鼓励学生不断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,让劳动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。利用节假日,开展自己叠被整理房间、“这些蔬菜我认识”、“我是小厨师”、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。
(三)班级劳动,人人参与。
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,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,劳动到位。开展每周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,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,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。
六、“五育”并举再进阶,加强融合促发展
洛阳市实验小学继续坚持德育为先、智育为重、体育为基、美育为要、劳动为本,将德智体美劳的“单弦独奏”升华为“五育融合”的“交响乐”,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立德树人,全面发展,培养健全人格、善于合作与创新、勇于挑战和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。
(编审:刘永 责编:黄光明)